何謂情緣騙案?
愛情騙案又稱為網上情緣騙案,指的是騙徒通過偽造網絡身份,誘使他人建立戀愛關係。騙徒通常會盜用他人照片及虛構個人資料營造可信形象。
騙徒會長期與受害者保持聯繫以逐步獲取信任及建立情感依賴。在受害者投入感情後,騙徒便開始實施下一步計劃——索取金錢或可被利用的個人資料。
最常見的網上情緣騙案類型
根據騙徒的目的區分,網上情緣騙案主要分為兩大類:以騙取金錢為目標的財務詐騙,以及旨在收集個人資料的資訊與身份盜用詐騙。
在財務詐騙中,騙徒先與受害者建立深厚情感聯繫,再虛構緊急情況索要金錢。常見藉口包括醫療費用、旅費或其他急需用錢的情境,利用受害者同情心誘使轉賬。
資訊與身份盜用詐騙則多針對社交媒體或交友軟件(如 Bumble、Plenty of Fish 等)的用戶。騙徒會冒充交友平台發送虛假驗證碼郵件或短信,誘使用戶點擊連結後索取個人資料。
網絡罪犯可能會發送偽裝成照片或文件的惡意連結,誘騙受害者下載惡意軟件。一旦用戶打開了連結,該軟件將會暗中監控裝置,竊取敏感資料用於性勒索、身份盜竊等犯罪。
部分最常見的網上情緣騙案可以劃分為以下類別:
- 假交友網站騙案。騙徒會設立虛假交友平台收集個人資料或收取隱藏費用。當您以為註冊的是婚戀服務,實則已洩露隱私與錢財。
- 網絡釣情。騙徒會盜用他人照片並編造故事創建假帳號,在騙徒與受害人逐步建立信任後,就會以財務援助或索取個人資料為名行騙。
- 軍人戀情騙案。騙徒會假冒軍人,以服役經歷與英雄事蹟博取信任,繼而編造「只有您能解決」的危機情境索要金錢。
- 驗證碼騙案。騙徒會建立偽冒交友平台發送虛假驗證碼,誘使受害人點擊連結後竊取個人資料。
- 遺產騙案。騙徒會聲稱您將會獲得遺產,但需預先支付手續費以解凍資金,騙徒最終只會捲走受害人的存款而非兌現財富承諾。
- 私密影像騙案。騙徒會以甜言蜜語誘騙受害者傳送裸露照片,繼而用作勒索及和網絡騷擾。
- 惡意軟件騙案。騙徒會誘使受害人下載看似無害的附件或連結,暗中安裝跟蹤軟件或勒索病毒等惡意程式。
- 甜心爹哋騙案。騙徒會假借提供經濟支援換取陪伴,並以賺快錢為餌,然後要要求受害人以「禮物」或「恩惠」名義要求付款。
情緣騙案案例
騙徒會在透過各種手法獲取信任、建立情感連結後利用受害人。我們會在這個部分探討部分真實案例。
Tinder 大騙案
Simon Leviev(號稱「Tinder 大騙徒」)的騙局堪稱史上最縝密且知名的情緣騙案,該騙案在 Netflix 紀錄片播出後更引發廣泛關注。
Leviev 透過 Tinder 結識受害者,手法直接:初次接觸後便展開交往,展示虛假情感並炫耀偽造的富豪身份。待關係穩固後,他會編造交易失敗、遭仇家追殺等故事,以此為由緊急向受害人索要錢財。
Leviev 了採用龐氏騙局模式——用新受害者資金償還舊受害者債務,同時維持奢靡生活。他多次更改網絡身份,並透過大量社交媒體內容營造成功形象。
Leviev 通常在建立關係和取得信任後開始行騙。Netflix 紀錄片曝光後,他遭 Tinder 等主要交友平台封禁。
Sophia 與 Aaron 案
此案涉及一名女性計劃與素未謀面的網戀對象共同買樓。假男友以虛構人生故事取得信任後,說服她轉賬支付「兩人愛巢」款項,最終使她背負 30 萬英鎊債務。
Ryan Chen 案
在 2021 年,《衛報》報導中國交友軟件探探用戶 Ryan Chen(化名)匹配到一名英國籍的貌美女性,並向其提供微信與 Facebook 資料。
該女性提議「交換私密照」,Chen 收到對方裸照後就發送自己的裸照,隨即遭勒索 4,000 美元,否則就威脅公開其不雅影片。Chen 向警方及親屬求助後,決定反制。
Chen 直接要求騙徒公開自己的裸照後,對方反而停止騷擾。此案為典型的性勒索案例,也是 Facebook 常見騙局之一。
重要提醒:情緣騙案中的「女性」往往由男性冒充。騙徒深諳角色扮演,請務必相信直覺,對任何異常情況保持警惕。
尼日利亞情緣騙案集團
BBC 在 2021 年揭露,8 名尼日利亞男子透過交友網站假冒身份,專門鎖定全球寡婦及離婚人士,詐騙逾 100 名受害者近 700 萬美元。
騙徒與受害人建立情感連結後,便以償還債務、繳稅或運輸費用等悲情故事索款,得手後立即消失,徒留受害者面對空空如也的銀行賬戶。
殺豬盤騙案(Barry May案例)
「殺豬盤」騙局名稱源自「養肥再宰」手法,通常以「誤發短信」為開端,誘使受害者參與虛假加密貨幣投資,但這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。在受害人發送足夠的金錢後,騙徒就會消失。在近期的「殺豬盤」案例中,Barry May 在加密貨幣騙案中遭詐騙超過 50 萬美元。
騙徒在 Facebook 中針對 May 發起了騙案,並自稱是一名居於紐約的女子。兩人發展成網戀關係後,對方向受害人聲稱需先幫她解決一個問題後才能進行同居生活,騙徒解釋稱其阿姨扣留了她 3 百萬美金,並說服他投資加密貨幣以「釋放資金結婚」。最終騙徒得款後消失。
此類騙局雖以加密貨幣為工具,實質仍屬情緣詐騙——騙徒利用戀愛關係「養肥」受害者財富後捲款潛逃。殺豬盤已成 Telegram、WhatsApp 及 Facebook 最猖獗的騙局之一。
特別注意:殺豬盤常鎖定 LGBTQ+ 群體,因其社會孤立性較高,更容易成為網絡操控目標。加強該群體的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刻不容緩。
如何識破網絡交友騙局
情緣騙局在剛開始時與正常網戀無異:有人會主動搭訕,您們開始每日聊天。屏幕另一端的用戶看似是普通網友,但如過度信任陌生人,很可能落入「釣情陷阱」。以下是對方身份可疑的六大警訊。
對方沒有其他網絡賬戶
雖然有人十分注重私隱並刻意遠離社交媒體,不過,如果新對象完全無數位足跡,則需提高警覺。
在多數情況下,只要用對方的姓名、電郵或用戶名稍作搜索,就能找到一些相關痕跡——比如工作或大學的個人檔案、中學或地方新聞報導的提及,甚至是他們簽署過的公開聯署。如果您在網上完全找不到對方的痕跡,或者找到的資料與對方說法矛盾,您需要詢問對方並觀察其反應。
對方看起來太完美
您喜歡爵士樂?他們也是。您想養狗?他們正計劃搬大屋後養狗。您愛海鮮?他們剛好擅長烹製鮮蝦濃湯。如果對方對您的每項喜好都表現異常熱情,很可能在偽裝投契。
對方的形象完美無瑕
如果對方所有相片均顯示明顯的修圖痕跡,每張均為刻意擺拍的完美形象,務必提高警覺。固然有人會精心經營網絡形象,然此類行為多見於倚重外貌的行業。如果您新結識的對象聲稱從事普通職業,卻能每日花費數小時精心擺拍、追求完美光影效果,此種情況顯然不合常理。
與網友接觸時,建議使用 Google「以圖搜圖」功能驗證相片真偽。騙徒常常盜用圖庫相片或他人社交媒體肖像,藉此塑造逼真的網絡身份。
在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,獲取大量個人相片雖非難事,但如果心生疑慮,應主動要求視訊通話。惟須注意,進行視訊時務必選用信譽良好的通訊軟件,以保障個人隱私安全。
對方因工作性質「需要頻繁出差」
確實有不少職業需要頻繁出差公幹,但網絡騙徒往往會刻意強調自己身處異地或經常移動,以此作為避免與您現實見面的藉口。這種說辭不僅便於解釋時差問題,更能為其突然失聯提供合理掩護。此類手法旨在爭取時間與受害者建立更深層的情感連結,同時永遠保持「只聞其聲不見其人」的狀態。
對方直接索要金錢或禮物
當您投入數週甚至數月時間與某人培養感情後,自然會產生深厚情感,並期待對方抱有相同情感。這種情感紐帶往往令人難以抽身客觀審視全局。不過,如果素未謀面的網絡對象突然提出金錢請求,這無疑是重大危險信號。此類行為幾乎可確認為「信任詐騙」手法——騙徒透過長期建立信任關係,最終達到詐取錢財的目的。
此類騙徒通常會編造各種悲情故事,例如聲稱自己沒有親朋戚友並急需醫療費。切記保持理性判斷:詳細質疑故事中的矛盾之處,對任何金錢要求堅決拒絕。需特別注意的是,騙徒在得手後往往立即斷絕聯繫。
對方一直拒絕視頻通話
騙徒往往會以各種藉口推脫視訊通話要求,常見說辭包括「攝像頭損壞」、「工作過於繁忙」、「所在位置網絡信號不佳」,甚或以「安全考量」為由拒絕。此類持續逃避面對面交流的行為模式,實則暗藏蹊蹺,很明顯事情十分不尋常。
如果您的網絡交往對象屢次迴避視訊邀約,這通常預示著對方有意隱瞞某些重要事實——最常見的便是其真實身份。此等危險信號絕不容忽視,很可能您的網絡對象與其所宣稱的真實身份不符。
如何舉報網絡交友騙案
在網絡上遭受情感詐騙固然令人痛心,但請謹記您絕非孤立無援——許多受害者因感到難堪而選擇沉默,勇於舉報其實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關鍵一步。,
每宗舉報都能協助執法部門追蹤騙徒,防止更多人受害,下面是不同地區的舉報方法:
- 美國:向聯邦貿易委員會(FTC)或聯邦調查局網絡犯罪投訴中心(IC3)舉報。
- 英國:透過 Action Fraud 平台通報。
- 澳洲:由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(ACCC)受理相關舉報。
- 歐洲:可參考歐盟刑警組織(EUROPOL)指引,按所在國選擇舉報網站。
- 國際渠道:如果不在上述地區或未確定舉報窗口,可透過 econsumer.gov 提交報告。
除向執法機構舉報外,務必同步通報涉案的交友平台。此舉有助平台採取措施,避免其他用戶重蹈覆轍。
防範網絡交友詐騙自保指南
下面是慎防網上交友騙案的自保要訣:
- 1.註冊前仔細檢查網站。在使用任何交友網站前,務必做足功課:仔細查閱用戶評價、了解平台背景。如果網站尚未註冊就不斷彈出「附近單身人士」等廣告,這類平台通常難以提供正規服務。建議選擇信譽良好、注重用戶隱私保護的正規網站,確保個人資料安全。
- 2.如果暫時無使用需求,應立即停用或刪除閒置的交友帳戶。如果您正考慮退出交友平台,建議暫停使用非必要的線上約會帳戶。如需刪除 Tinder 帳戶,我們已為您準備了詳細的操作指南。
- 3.不要透露個人資訊。即使雙方關係發展看似穩定,亦須保持警惕,切勿輕易透露住址、聯絡電話等敏感個人資料。要特別防範對方以各種理由套取與帳戶安全提示相關的資訊,如寵物名稱、童年住址等細節。
- 4.首次會面應安排在公眾場所,並確保周圍有人以保障安全。如果對方堅持安排首次約會在偏遠地點,應視為危險信號並提高警覺。
- 5.保持謹慎但尊重對方。雖然您不應質疑對方的每一句話而破壞關係,但仍需確保自身安全。如果對方因您的戒備心而感到不悅,可解釋您的謹慎原因。明白事理的人會理解您的顧慮,而騙徒則可能表現出憤怒或極度不滿。
- 6.向您信任的人尋求意見。在投入一段網上關係前,應向您信任的人尋求意見。旁觀者有時能察覺您可能忽略的危險信號。您可能會沉浸在新建立關係的喜悅,但可信賴的朋友或家人能提供更客觀的看法。
- 7.即使是您主動接觸對方,仍需保持警惕。雖然您開啟了對話,但這不代表您不會受騙。騙徒可能極具說話技巧,當您以為自己掌握主導權時,反而容易鬆懈戒備。
善用專業安全工具。這個方法適用於所有網絡用戶,在裝置上安裝可靠的防毒軟件可以保護您的安全,同時 VPN 可以為您的網上活動添加多一重保障。NordVPN 的威脅防護 Pro™ 功能及其整合的騙案和詐騙警報還可以阻止您存取惡意網站,例如釣魚網站、虛假電子商務網站和惡意重新導向。
點擊一下即享網絡安全。
使用世界首屈一指的 VPN,確保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