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日手機隨時都能上網的時代,即時通訊軟體讓人們透過網際網路,在不額外付費的情況下與其他用戶進行語音和視訊通話,以及傳送文字、圖片等多媒體資訊。其中 Line 是一款相當常見的即時通訊軟體,本文將介紹 Line 的安全問題、並對如何安全使用 Line 以避免遭駭客攻擊提出建議。
Line 是一款即時通訊平台,主要用戶集中於亞洲,用戶間可透過網路傳遞訊息或視訊通話。除了即時通訊外,Line 還提供可用於實體購物和線上購物的 Line Pay 行動支付、計程車預約、購物、遊戲、影音、新聞等服務。Line 於 2012 年在台灣推出,如今已成為台灣使用率最高的即時通訊平台,2021 年在台灣已有 2100 萬人使用 Line,Line Pay 用戶則超過 1000 萬人。
Line 平台以 Android 和 iOS 手機應用程式為主,也提供 Windows 和 macOS 和網頁版本,但網頁版有功能限制。此外,Line 必須在用戶的智慧型手機上註冊並與手機號碼綁定才能使用。
根據 Line 發布的隱私權政策,除了用戶的個人資料之外,該公司會收集用戶的位置、應用程式、裝置及網路資訊。該公司也向第三方服務收集用戶的個資,但強調這些資訊僅供目的範圍內使用,不會在未經用戶授權的情況下使用用戶個資,也不會向第三方提供用戶個資。
不過,Line 曾於 2021 年爆出中國外包公司未經用戶同意,擅自查看個資長達兩年。儘管 Line 官方強調個資管理符合隱私相關法規,也與中國業者簽訂保密協定,但仍有用戶個資可能外流中國的風險。
除上述隱私問題之外,Line 的使用也可能面臨資安風險。其中 Line 已成為詐諞集團利用的社會工程學工具。詐騙者可發送訊息,吸引用戶點擊網址連結,進入連結後用戶裝置就會被植入木馬程式,以盜用用戶帳號或竊取裝置中的隱私資料。
2021 年,台灣發生百餘位政府高層人士被駭客鎖定,Line 訊息內容遭擷取外流的事件。雖然未確定是否為 Line 平台本身的資安問題,但聊天內容遭外流的事件也時有所聞,可見聊天軟體非常容易成為駭客攻擊或詐騙的目標。
除上述資安問題,Line 也是假訊息傳播的溫床。有心人士常利用新聞事件透過 Line 傳播謠言或不實訊息。為此,Line 提供訊息查證平台,提供用戶事實查核。Line 上傳播的訊息不一定都是真的,如果接收到可疑訊息,不要直接相信,應多方確認訊息是否可信。
儘管 Line 宣稱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資安保護,我們建議謹慎使用任何聊天軟體,並在使用聊天軟體時,開啟 VPN 服務來確保網路安全。以下是安全使用 Line 的建議事項:
NordVPN 的 LINE 帳號登場羅!
請掃描下方行動條碼或者點擊這個連結,將我們的帳號加入好友,
就可享受網路安全世界的有用信息。
Line 可設定四位數字的密碼鎖,開啟 Line 都必須輸入這組密碼,以避免 Line 被陌生人拿去操作。可從隱私設定中打開「密碼鎖定」,輸入四位數字密碼即完成設定。
在Line中可隨時搜尋並將任何人或帳號加為好友,若您將不明人士或未知帳號加為好友,可能會收到詐騙訊息並遭受網路釣魚攻擊。因此建議不要將不明人士或陌生帳號加為好友。
任何來自陌生人的訊息,都有遭受詐騙或網路釣魚攻擊的風險。因此,建議在隱私設定中開啟「阻擋訊息」,來阻擋非好友的訊息。
在隱私設定中開啟「Letter Sealing」功能,這是Line自行研發的端到端加密技術,確保訊息在傳輸過程中加密,只有傳送和接收者看到聊天資料,第三方無法攔截。即使是 Line 系統管理員也無法透過伺服器查看內容,以避免訊息從中被攔截。
在設定的「好友」中開啟「允許被加入好友」、「自動加入好友」,能有效避免有心人士透過手機號碼搜尋您的帳號,並不經您的同意就將您加入好友,也能避免您的 LINE 帳號被陌生人搜尋。此外,在「隱私設定」中也可以取消「允許利用 ID 加入好友」,讓陌生人無法透過常用帳號、電話等管道,取得您的LINE帳號,也能避免您的 LINE 帳號被陌生人搜尋。
儘管 Line 可從手機、平板、電腦等不同裝置使用非常方便,但這也會增加 Line 被盜用的風險。可關閉「我的帳號」的「允許自其他裝置登入」。關閉後,除了手機外的裝置都無法登入此帳號。
如果不想使用 Line 帳號,希望徹底移除您在Line上保存的資訊,可以使用 Line 內建的帳號刪除功能。Line 帳號刪除之後,其帳號下所購買的貼圖、聊天紀錄、好友名單和群組列表等資料都會遭刪除。此外,刪除帳號後就無法復原,因此刪除前請務必三思。
如需刪除 Line 帳號,可開啟手機應用程式,並參考以下操作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