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什么是恶意软件?
诈骗的定义
诈骗是一种对受害者窃取金钱、物品或个人信息的欺诈活动。诈骗者会假装成受害者信任的人,以转移怀疑并诱骗他们采取所需的行动。因此,诈骗是社会工程的一种形式。
恶意软件的影响可大可小。轻微的广告软件感染可能只会带来恼人的弹窗广告,而勒索软件则会锁定您的系统,索要高额赎金。在最坏的情况下,恶意软件攻击会导致大规模数据泄露,泄露敏感信息,严重损害声誉。
恶意软件的运作方式取决于其类型和目的。病毒会感染合法文件,需要用户交互才能传播;蠕虫则能自我复制,在网络中传播,无需用户干预;而无文件恶意软件等高级威胁则利用系统内置工具发动攻击,更难被检测。
恶意软件最大的威胁在于其传播速度之快。网络犯罪分子利用恶意网站、受感染的电子邮件附件和被入侵的软件,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植入恶意软件。只需一次点击或下载,整个系统就可能面临风险。因此,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措施才能确保设备安全。
恶意软件有何危害?
恶意软件可通过电子邮件附件、恶意网站、受感染的软件下载甚至恶意广告等方式潜入设备。一旦入侵,它会通过窃取敏感信息、执行诈骗、进行间谍活动甚至破坏整个网络等手段造成严重破坏。
有些恶意软件悄悄在后台运行,收集银行凭证和登录信息等个人数据,用户对此浑然不觉。另一些恶意软件,如勒索软件,则会立即发作,锁定用户设备上的文件,索要赎金。这些攻击会带来灾难性后果,尤其是对企业而言,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声誉受损。在极端情况下,整个网络可能遭到攻击,导致运营中断和数据泄露。
恶意软件潜伏的时间越长,造成的危害就越大。初期感染可能只会导致系统变慢,但如果放任不管,可能会上升成数据甚至身份盗窃、金融诈骗或系统瘫痪。尽早发现感染有助于防止重大损失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染迹象:
- 运行缓慢:设备突然变慢或反应迟钝,基本任务难以完成,可能是恶意软件在后台占用资源;
- 频繁崩溃或死机:电脑或手机频繁崩溃、出现错误信息或意外死机,可能是已被感染;
- 不必要的弹窗和浏览器重定向:频繁遭遇广告弹窗或被重定向到可疑网站,可能是系统已被广告软件或其他有害程序入侵;
- 异常网络活动:恶意软件通常会与外部服务器通信,发送窃取的数据。数据使用量异常增大或存在未经授权的连接,应引起警惕;
- 可疑登录或安全漏洞:收到来自陌生位置的登录提醒,或发现在线账户出现异常更改,可能是恶意软件窃取了登录信息。
恶意软件的历史
恶意软件已存在数十年,其历史可追溯到 1970 年代。当时,第一个已知的恶意软件程序 Creeper 在 ARPANET 上传播,作为一种概念验证。那时,恶意软件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心,而非真正的威胁。
到了 19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,病毒开始造成严重破坏。1986 年,Brain 病毒瞄准软盘,成为第一个基于 PC 的恶意软件。随着技术进步,网络威胁不断增加。进入 21 世纪,僵尸网络、蠕虫和木马病毒开始增多,它们窃取数据、控制受感染的计算机并发动大规模攻击。
如今,恶意软件攻击更加复杂和广泛。网络犯罪分子利用自动化、人工智能和恶意软件即服务(MaaS)等地下服务实施大规模攻击。任何联网设备都可能受到攻击。任何插入 USB 端口的设备,包括灯、风扇、扬声器甚至玩具,都可能被用来传播恶意代码。
恶意软件的类型及其示例
恶意软件种类繁多,各有特点。有些恶意软件用于窃取敏感数据,有些用于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控制设备。以下是不同类型的恶意软件:
恶意软件类型 | 示例 | 工作原理 | 传播范围 |
---|---|---|---|
梅丽莎病毒 | 附在文件上,打开时传播,导致数据损坏和系统崩溃。 | 非常常见 | |
蠕虫 | ILOVEYOU 蠕虫 | 无需用户交互,在网络中自我复制和传播。 | 中等常见 |
勒索软件 | WannaCry | 锁定或加密文件,要求支付赎金才能恢复访问权限。 | 日益常见 |
间谍软件 | Pegasus | 默默收集密码、财务信息和浏览活动等个人数据。 | 非常常见 |
宙斯木马 | 伪装成合法软件,暗中允许黑客访问系统。 | 极为常见 | |
Mirai 僵尸网络 | 中等常见 | ||
键盘记录器 | Ardamax 键盘记录器 | 秘密记录设备上的每一次按键,获取密码、信用卡号等敏感数据。 | 常见 |
无文件恶意软件 | PowerShell Empire | 利用合法系统进程攻击,不留下传统文件。 | 新兴 |
广告软件 | Adware.Gen | 向用户发送大量垃圾广告,可能降低设备速度。 | 非常常见 |
加密劫持 | CoinMiner | 劫持设备的处理能力,秘密挖掘加密货币,降低性能并增加能耗。 | 逐渐变得常见 |
防范恶意软件
恶意软件带来的网络威胁日益严峻,因此保护设备至关重要。想要领先网络威胁一步,意味着您需要了解如何检测、删除恶意软件,并在造成实际损害之前进行预防。就算您不是一个天天上暗网或在设备上进行复杂操作的用户,也可以尝试这些确保设备安全的步骤,以及怀疑感染时应采取的措施。
如何清除恶意软件
如果设备已被感染,首要任务是删除恶意软件:
- 运行完整的系统扫描:使用恶意软件扫描程序检测并清除威胁。进行深度扫描,有助于识别并隔离恶意文件;
- 在安全模式下启动设备,删除可疑程序:安全模式启动时阻止恶意程序运行,便于删除它们;
- 卸载可疑应用:按照设备的标准卸载流程删除恶意软件或有害软件;
- 将系统恢复到之前状态:如果有系统和文件备份,或设备设置了还原点,将其恢复到感染发生前的时间。这将撤销恶意软件所做的更改。
如何预防恶意软件
预防总是胜于治疗。为尽可能降低风险,您应该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:
- 谨慎对待邮件和下载:避免点击未知链接或下载可疑附件,尤其是来自陌生人的邮件;
- 保持软件和设备更新:定期更新操作系统、浏览器和软件,修复潜在漏洞;
- 安全浏览:使用公共 Wi-Fi 时务必小心。打开未知来源 URL 之前,使用恶意网站拦截器或链接检查器,并使用内置防护功能的 VPN 确保安全;
- 使用强密码、多重身份验证、或是文件加密工具:提高账号安全性,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;
- 使用信誉良好的来源:选择可信平台,验证下载内容的合法性;
- 安装杀毒软件和反恶意软件:拦截网络威胁,防止造成严重损害;
- 使用浏览器扩展:广告拦截器和反网络钓鱼工具保护在线体验;
- 随时了解最新信息:了解新恶意软件和防护方法。
如何报告恶意软件攻击
尽管现实中并没有直接的“举报恶意软件”按钮,您仍可以通过适当渠道举报网络威胁,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失:
- 遭遇恶意软件攻击,及时求助至关重要:若在新加坡不幸遭受任何社会工程攻击,您可以通过官方渠道举报网络威胁,例如拨打反诈骗热线 1800-722-6688 寻求帮助。要了解更多有关网络犯罪的信息,您也可以访问 ScamShield 了解更多,或通过 ScamShield 的 WhatsApp 机器人时查询官方消息和诈骗迹象。
- 积极举报恶意网站:如果您发现疑似传播恶意软件的网站或假网站,请立即向 Google、Microsoft Bing 等搜索引擎举报。许多浏览器也内置了标记和举报危险网站的功能。
- 工作中感染恶意软件,立即通知 IT 团队:如果您在工作场所遇到恶意软件感染,请立即通知您的 IT 安全团队,以便他们采取措施遏制和清除威胁。
恶意软件开发的未来趋势
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,恶意软件威胁持续升级。全球范围内,日均新增恶意软件超过 45 万个,且黑客攻击手段不断翻新,防御难度显著提升。新加坡同样面临严峻挑战,不仅恶意软件攻击位居全球前列,网络诈骗案件亦呈高发态势。
2024 年,新加坡网络诈骗案总数飙升至 5 万 1501 起,损失总额更是达到 11 亿 1240 万新元,激增 70.6%。其中,高额诈骗案尤其令人警惕:有 4 起特大案件的总损失高达 2 亿 3790 万元,占 2024 年总损失的 21.4%。这些案件涉及多种诈骗手段,包括恶意软件、商业电邮诈骗、钓鱼诈骗和社交媒体冒充诈骗。
除此之外,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钓鱼、社交应用或平台诈骗如 Telegram 或 Whatsapp 诈骗、Geek Squad 电子邮件诈骗、勒索软件攻击频发,以及 Discord 平台被滥用于恶意软件分发等新趋势,进一步加剧了网络威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。因此,在网络威胁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,您应该高度重视网络安全,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性防范措施,以应对不断演变的网络安全威胁,守护您的数字生活。
轻轻一点即可获取在线安全。
用世界领先的VPN,享高枕无忧的安全